close

banner, 【田歌】.png

 

A.開宗明義
 
筆者不是史學家、也不是文學家、但也不是「胡扯家」,所以先上網查一查,用 Google、百度輸入關鍵字,就可查到許多對於「武俠」及相關字詞的解釋。
 
先聽聽別人怎麼說,
 
1.「武俠」≠「武俠小說」
 
 (1)「武俠」
   先看看《維基百科》如何描述,
  • 武俠小說的歷史背景多為中國古代。
  • 武俠小說有自身獨特的文化背景,乃是以武學為中心,兼以中國古代醫學、佛學、道家、易術及各種神秘學等。
  • 武俠小說中人物的價值觀,乃至於整部作品的精神基調,是建立在武學的基本思想上。
  • 武俠小說,若沒有「武」的情節,基本上應該不叫「武俠小說」。
 
 (2)「武 」
   「武」 = 「止」+「戈」 ? 但 ... 那是一般人的解釋。
 
   我們往前追溯,看看象形字即知。有一網友如此解釋:
  • 甲骨文中「武」最初的字形,是以干戈斬落人頭,是征伐之意,因為古字失考,才拆解成了 "止戈",甲骨文最明白,干戈下面一具死屍。
  • 楚莊王曰: "夫武,定功戢兵。故止戈爲武。"
  • 春秋時的 "武"字形已經變成了「止」+「戈」。
  • 對于甲骨文的解釋,歷來也有不同。有的說甲骨文的意思是持戈而進,意思也是征伐,但傾向持干戈斬人的說法。
 
 (3)「俠」
   網路上對此字的定義:
   俠客,又稱 "俠士",是中國歷史或中國文學作品裡仗義助人者,他們或會武藝,以武術救人;或不會武藝,以銀錢助人。

 

2.量尺
 
 在此採用「量尺」卻不以「定義」二字來描述武俠,是因為那會把武俠僵化了,「武俠」有其想像的空間,而那把量尺各有各的刻度,不用去查詞典,因為您我都各自的解釋。
 此文簡略詮釋,就是有「武」有「俠」 ! 何謂「武」 ? 非文即武。何謂「俠」? 就是 "人" 也 ! 所以若要廣泛其定義,西方的牛仔打鬥也是「武俠」,只是全世界都知道,「中國」的武打才是「武俠」,才有那個 "味道"。
 一部故事裡,會有「壞人」、「好人」,依前面網絡上各方網友的解釋,基本上「好人」就是「武俠人」,而與「武俠人」相關的故事,就演化出「武俠小說」。
 
 這樣的解釋,想必大家都容易瞭解。
 
 
3.故事
 大致瞭解「武俠」後,再來說「戲(故事)」。
 我們知道,當今世上的 "戲曲",大部份應該都不會只有「好人」這個角色,為了讓多角化的生動化,「好人」、「壞人」在故事裡勾心鬥角、打打殺殺在所難免,都是為了讓劇情高潮疊起。
 這在以「武俠」為背景的武俠小說,「武」更是少不了。
 
 
4.「想像空間」的範圍
 
 「想像空間」是無限大的。每個人有每個人自己的審美觀,若全世界公認最美的選美小姐站在面前,對於某些人而言,可能極醜。但若是純想像,那麼你想像的美與我想像的美,只要都不說出來,你想的美與我想的美是 "一樣" 的:都很美。
 
 再者,故事中「男主角這一招暗藏兩式,奇快絕倫,七海遊子右手出招,左掌緊跟著另一招,"春雨綿綿" 的精奧殺手,蓄勢攻出。」,這段文字依照前文不成理論的論調,您腦海裡的爭鬥畫面「應該」與我的相同:都是 "很厲害",對吧 ?!
 (據說,當太空人登上月球的那一煞那,很多人的心都碎了。)
 
 各位瞭解了所謂的「武俠」、「故事」後,加上您我無限的想像空間,就是現在您、我知道的「武俠小說」,因為「範圍」是無限的寬廣,任您我遨遊,這就是「武俠小說」迷人之處。
 
 
5.武俠的文字、漫畫、視頻
 
 一個故事,可以有三種的體現模式(可能有更多,但此文只討論這三種型式),各有各的愛好者。
  • 「文字」者,讓看官有無限的想像空間,對於「武俠」而言,有多美、有多厲害、有多壞,都在您我的想像空間裡,說出來了,就變得不美了、有爭議了。即便您、我面對面的討論,那種想像還是極好的。
  • 「漫畫」者,故事視覺化了,雖然某部份的想像空間被破壞了,但是被視覺化的部份,讓人更空易懂,而未視覺化的部份,仍然有部份的想像空間。
  • 「視頻」者,如電視、電影,其表現手法更為透明化,少了所有的想像空間,但看官也知道別人看的與我看的都相同;而以前無法相像的畫面,視學化後,一切都明瞭了。
 
 
6.通俗小說
 
 基本上「武俠小說」就是「通俗小說」,而根據維基百科的解釋:「以一般大眾為對象,重視娛樂性、易讀性的文學或小說之總稱」。
 其實說得簡單點,就是「淺顯易懂」的小說。
 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L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